中秋佳節,人們歡聚一堂,賞明月、吃月餅,不亦樂乎。
你知道嗎?
除了這些眾所周知的節日習俗外,
中秋當天還有一個元素必不可少。
它是什么呢?
但聽小編細細道來!

唐朝初年,《唐書·太宗記》記有“八月十五中秋節”的說法,這是中秋節最早的興起,其盛行則始于宋朝,節期為農歷八月十五,是日恰逢三秋之半,故名“中秋節”,也叫“仲秋節”,因其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,亦稱“團圓節”。至明清時,已與元旦齊名,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,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。正是因為中秋節在我國古代的重要性,因而每逢此節,古人必須進行隆重慶賀,經朝歷代,盛行不衰。
《東京夢華錄》中記:“中秋節前,諸店皆賣新酒,重新結絡門面彩樓花頭,畫竿醉仙錦旆。市人爭飲,至午未間,家家無酒,拽下望子……”
中秋之時,正逢收獲,新禾登場,瓜果飄香,酬謝神祗,無論家人團聚,還是摯友相會,都要開宴飲酒,因此佳節前后,市面上的酒水銷售緊俏是自然之事。由此也可見,酒,自古便是中秋佳節團圓的必備物品,即便是千年以后的今天,中國人每逢佳節,親友團聚,共享美宴,仍舊少不了一味好酒。
如前文所說,佳節親友團圓,美酒成為了慶賀必備,而那些在中秋之夜無法親友團聚的人,也同樣會備上一壺好酒,以美酒寄情,以明月寄相思。“花間一壺酒,獨酌無相親,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”“感激時難遇,謳吟意未休。應分千斛酒,來洗百年憂?!?/span>
所以,在所有構建中秋節文化的元素中,酒擔任著重要的角色,它既可以相助親朋相聚之歡樂,又可以對獨自過節者予以慰藉,它既能寄托中秋團圓的喜悅意味,又能承載只身奮斗的酸楚滋味,它是所有人都可寄情于其身的佳節必備之物。
中秋節飲一杯養生酒,既可把酒話團圓,又以酒養生,令身心安康。
龜齡集酒,源于明朝嘉靖年間的龜齡集與清香型汾酒結合而成的養生酒。龜齡集被國家列為“國家保密方“、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“,而龜齡集酒作為養生藥酒,不僅有養生功效,且口味獨特,口感極佳。
中秋佳節,飲一杯龜齡集酒,暖身暖心,健康過佳節!